禽流感:
人禽流行性感冒(以下称人禽流感)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些病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禽流感病毒对乙醚、氯仿、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。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。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,65。C加热30分钟或煮沸(100。C)2分钟以上可灭活。
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、鹅禽类。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的确切证据。主要经呼吸道传播,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、受病毒感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,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。
临床表现;潜伏期一般为1~7天,通常为2~4天。患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。主要为发热,体温大多持续在39。C以上,可伴有流涕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。重症者可出现高热不退,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,可继发细菌感染,发生败血症。
1、尽可能减少人,特别是少年儿童与禽、鸟类的不必要的接触,尤其是与病、死禽类的接触。
2、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,工作期间应戴口罩、穿工作服。
5、注意饮食卫生,不喝生水,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;勤洗手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
|